享誉四方的清朝宁陵张弓路氏
解读百家姓路姓。本期来说说享誉四方的清朝宁陵张弓路氏。路氏是一个多民族、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二位,人口约一百零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5%左右。
路姓文化之张弓路氏
清朝宁陵张弓路氏,曾出“一榜三进士”和十位将军,当时轰动朝野,享誉四方。至今,在当地仍广泛流传着将军南征北战、保家卫国的事迹。2008年,在张弓两位路氏族人家中的雍正、乾隆皇帝御赐的三块将军牌位,乾隆皇帝御封将军诰命妇人的圣旨惊现于世,更使千载传扬的忠烈事迹得到印证。
发现御赐牌位和皇帝圣旨
张弓镇裴庄村,一名农民的家里珍藏着清朝雍正、乾隆皇帝御赐的三块将军牌位!这名农民叫路统林。张弓镇北村,一名退休老干部的家里珍藏着乾隆皇帝御封将军诰命妇人的圣旨!这名干部名叫路绪生。
两名路姓人家手里怎么会有皇帝御赐的牌位和圣旨?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玄机?2008年冬,笔者两次赴张弓镇,去探寻收藏背后的真相。
在裴庄村,见到了年逾六旬的路统林,他领着笔者走进他的宅院,只见其堂屋正中摆放着三块将军牌位。牌位上依次写着:“清诰赠昭勇将军孚监生孚尹公、淑人张氏牌位”,“清诰授武德将军雍正庚戌进士、陕西镇番营守备晋赠明威将军直隶冀州都司止庵公、诰封宜人晋赠恭人氏孟神位”,“清诰授明威将军乾隆壬申侍卫直隶冀州都司崇文公、诰封恭人氏陈神位”。路统林说,这分别是十一世祖路璟、十二世祖路建屏、十三世祖路德昇三位将军的牌位,因为先祖在清朝时南征北战、保家卫国立下赫赫战功。
路统林自豪地告诉笔者,这三块御封牌位只是他们路氏家族辉煌的一部分,按理说应该还有七块清朝御封将军牌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找不到了。在清朝时,他们家族共有十人被封为将军之位,还有雍正年间的路建屏、路建翰、路德贵叔侄一榜同得三名武进士,当时可谓轰动朝野,享誉四方。
在谈到如何保存下来这几块御封牌位时,路统林老人说,祖祖辈辈将牌位作为传家之宝供奉、珍藏。路统林特别提及“文革”时“破四旧”,他的父亲路传高将几块牌位藏在麦囤下面,才使这些“宝物”免遭一劫,幸存下来。
那么,保存在路绪生家中的皇帝圣旨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据路绪生介绍,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御封路德贵为武德将军、妻子王氏为诰命妇人的圣旨。在路绪生家中,笔者看到放在一个精致匣子中的清朝皇帝圣旨。轻轻展开,黄色丝锦上面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着圣旨内容,盖有玉玺大印。
路德贵,即“一榜三进士”中路建屏、路建翰的侄子,为路统林所说清封张弓路氏十将军之一。
张弓路氏“一榜三进士”忠烈为国
在封建王朝中,千百年来殿试录取、金榜题名的事并不算少,然而叔侄同榜三进士,而且都是武进士的乏陈可见。清朝雍正年间,张弓路氏十二世祖路建屏、路建翰兄弟和其侄十三世祖路德贵,于雍正八年(1730年),一齐名中庚戌科武进士,真是轰动家族,闻名遐迩。
张弓路氏在明清时期,习武者甚多。路建屏叔侄三人同登庚戌科武进士,被赐封后,建立了赫赫业绩,尤以路建翰为著。
路建翰(1704—1748年),路璟次子,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八月十四生。字捍仓,号双赐,雍正丙午科(1726年)武举。得庚戌科(1730年)进士后,为官初任甘肃凉州守备,署游击护宁夏总兵印,声名颇佳。其母病逝后,路建翰回宁陵守孝。起复后,补任凉标前游击,调宁夏,诰授怀远将军。乾隆十三年(1748年)会兵前往剿大金川苗酋来犯,五月抵党坝,协攻康八达。战斗中,路建翰冒着矢石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头中石伤,手中枪伤,犹愤呼杀敌,锐不可当,因流血过多卒于阵中。战后,朝廷论平川功列一等,追赠参将,晋赠昭勇将军,并谕祭葬,旌忠烈,抚恤其家人。
路建屏,路璟长子,字伟仓,号止庵。雍正甲辰科(1724年)武举。历任陕西镇番营西把截营守备、直隶冀州都司,诰授武德将军。母亲去世回家守丧,哭逝于灵柩前。晋赠明威将军。
路德贵(1698—1750年),路建邦之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六日生,六岁丧父,母育成人。字士魁,号善长,雍正己酉科(1729年)武举。官居徽州(今黄山市)青山守备时,青山遭灾,群众大饥,路德贵遣人归里取银赈济,被救济者甚多,民感其德,制万民衣伞献给他。乾隆十五年(1750年)五月三日卒。
五辈十将军誉满朝野
路氏“一榜三进士”,当时使张弓路氏家族威名显赫。路建翰的父亲路璟、祖父路三省、曾祖路惟中,分别被朝廷赠封昭勇将军。路德贵的父亲路建邦、祖父路琰因路德贵之功绩,分别被朝廷赠封武德将军。
名门之后,必有将才。路建屏之子路德昇,字魏硕,号崇文,乾隆辛酉科(1741年)武举,壬申恩科(1752年)进士,御前殿上带刀侍卫,任直隶冀州(今河北冀县)都司,诰授明威将军。路建翰之子路德沛萌袭广东潮州府(今潮州市)守备,诰授昭勇将军。
朝廷诰授五位将军,诰赠五位将军,路氏一门十将军当时在全国实属罕见,在宁陵乃至商丘历史上都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据路统林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族人家中还珍藏着“将军府”的牌匾,后来不慎丢失。他听父亲、祖父讲,清朝时十位将军的墓地有几十亩,墓前有石碑、石条几、石桌、石凳、神道,神道长五百多米,神道旁有石人、石马、石狮子、石牌坊等。当时走到此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后因战争等诸多原因被毁坏殆尽。
笔者在赴裴庄村西北地探访路建翰、路德昇几位将军的坟墓时,张弓北村干部路绪良看着日益见小的坟茔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几经变迁,将军坟未能完整保存。原来将军坟墓地在双庙庄村后,民国时期迁至张弓废黄河北岸(今张弓酒业北厂区)。1989年张弓酒厂北厂兴建,将军坟迁至裴庄村西北地。他表示,下一步路氏族人要逐步修复将军坟墓,让更多的人了解宁陵厚重的历史,认识将军保家卫国的壮烈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