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绎_伏羲第117世裔孙_楚熊王朝的创立者
解读百家姓熊姓。熊绎,伏羲第117世裔孙,楚熊王朝的创立者。熊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周成王时期,为楚国国姓,楚国贵族姓氏。熊姓历史悠久,曾有72个望族,居百家姓第68位。
熊姓文化之楚熊王朝
鬻熊,伏羲第114世裔孙,黄帝第36世裔孙,楚熊王朝的嫡祖。司马迁的《史记·楚世家》云:“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由此可知,熊姓从先祖鬻熊开始便以名为姓。因鬻熊博学多才,并着《鬻子》一书,被周文王奉为老师,并辅佐周文王推翻殷商建立周王朝。
周成王时,周王室为赏赐开国功臣的后代而分封诸侯。当时分封的诸侯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号。虽和周王室同为皇帝后裔,但因不是周王室的直系王族,因此鬻熊的曾孙熊绎只被封为第四等爵号,称为楚子,居住在荆山一带,国都设在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东南)。
熊绎,伏羲第117世裔孙,鬻熊的曾孙,楚熊王朝的创立者。从熊绎建立熊姓楚国到灭亡,历时八百余载,创造了烂若星河的楚熊文化。而楚熊文化也是唯一可与古希腊文化并驾齐驱的古代文明。因此,楚熊王室也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楚熊王朝”。而楚王室被称为“楚熊”最早可见于“景云碑”中。是东汉朐忍令雍陟于熹平二年(公元173年)为纪念70年前的朐忍令景云而立。其中有一段是介绍景氏来源的:“君帝高阳之苗裔,封兹楚熊,氏以国别……”。
因楚地处在华夏蛮夷濮越一带,因此文明程度相差很大,历史渊源各不相同,所面临的具体情况肯定是极其复杂的,也正因如此,楚熊王室在扩张国土及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治国安邦之策。对于被灭之国,楚王室的惯例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以宽厚的胸怀首先推行统一政策,正因为如此,楚国才能够得到各民族的拥护,显示出强大的开放性和凝聚力,建立起了一个强盛的积极进取的多民族国家,并且不断强化其臣民的国家认同的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强烈的本土意识和民族意识。
据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说:楚怀王死后,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而汉·刘向的《列女传》中记载:楚昭王将死时“国人皆将为之死”。这些记载证明了楚国当时所推行政策的极度成功,楚熊王室与楚民的鱼水之情可见一斑。
关于鼎盛期的楚国,当年的纵横家苏秦曾作过如此描述:“楚,天下之强国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今山东半岛南部),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今陕西旬阳),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战国策·楚》)。《淮南子·兵略训》则赞美:“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颖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山高寻云,谷肆无景,地形便利,士卒勇敢”。把当年楚国地域的辽阔,经济的富饶,军力的强盛,形容得淋漓尽致。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晋公子重耳落难到楚国的情形。当时楚王曾用很高的礼节待他,楚王问重耳:“公子来日归国将何以为报?”重耳答道:“子女玉帛,楚王应有尽有;鸟羽、皮毛、象牙、犀革等兼出自楚地,那些流散到晋国的,只不过是楚国看不上的一些残余罢了。我还能用什么来回报呢?”重耳此言虽属外交辞令,但却客观反映出当时楚国国力鼎盛、富甲中国的实际。
翻开《世界通史》,我们不难发现,当时世界范围内,曾经强盛的波斯帝国已于公元前330年灭亡;亚历山大帝国于公元前323年,随着亚历山大的病死而迅即分裂;罗马正在完成其对意大利的征服,而且其军队不超过三万人。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楚国一度是世界范围内地域最广、国力最盛的“超级大国”!而其八百余载的楚熊王朝兴衰史,更是让多少中外大国望尘莫及!